教育部门回应:不变的可能性大
先报名,再面谈,最后按比例摇号?“真的是这样吗?今年民办学校招生有大变啊?”这几天,杭城的“小升初”家长们焦虑万分。
昨天,省教育厅召集了杭州市几所民办初中校长以及各地市相关教育人士,召开了民办学校招生方式征求意见座谈会。但对于传闻中的招生方式变化,民办初中校长们并不看好,普遍认为操作很难。
家长很焦虑:
民办初中招生方式会变吗?
“从三年级开始上奥数课,到四年
级暑假,经过几次考试,好不容易进了这个班。”昨晚7点
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家长舒女士,正等着在某知名奥数老师处上课的儿子。跟她一起在等孩子的还有来自胜利小学、学军、采荷二小等学生家长。
舒女士说,为了儿子“小升初”顺利,从三年级开始做准备,上了不少奥数培训班,并在一些奥数比赛中获得了不少奖项,“如果真的像传闻那样‘先报名,再面试,最后按照比例摇号’,进入理想的学校几率太小了”。
“如果取消30%的自主招生名额,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,完全就没了优势。”一位爸爸也反对传闻中的民办学校招生方式。他认为,想进民办学校的学生,本来就是基础比较好的,“竞争是必要的,这也是对民办学校的一种竞争啊”。
校长和教育部门很淡定:
招生方式很可能延续往年
“不能考试,在会上,是大家一致认可的。”昨天晚上,记者电话联系上杭城某热门民办初中校长,他参与了昨天省教育厅召开的有关民办学校招生方式意见征求会。这次会议,不仅有杭城几所民办初中校长参加,还有来自宁波等地的相关教育人士,一起探讨。
先报名、再面谈,最后按比例进行摇号, 这种招生方式确定的可能性大吗?“想法是好的,但操作性不大。”另一所民办初中校长提出几个疑问:面谈具体谈什么?这个标准是什么?谁来界定呢?
“在中国,本来就是人情关系很多,如果采用面谈,对于校长来说也是一个难题。面谈,哪怕有原则性的几个规定,操作起来水分很大,而且对于学生在学科方面的优势,却又不能完全展示。”在采访中,不止一个校长有这样的疑问。
“建议家长不要因为某些不可靠的传闻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生活。” 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方红峰在接受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,昨天只是听取意见,处于征求意见阶段,各个地市的方案还在汇总中,最终政策怎么定还有待研究。
“方案也不一定出台!”方红峰最后表示,今年民办初中招生很有可能还是维持去年的招生方式。